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本溪市社会团体登记管理办法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22 17:39:05  浏览:8685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本溪市社会团体登记管理办法

辽宁省本溪市人民政府


本溪市人民政府令第37号


  《本溪市社会团体登记管理办法》,业经1996年11月25日本溪市人民政府第118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施行。

                       1997年1月19日

            本溪市社会团体登记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障公民结社自由,保护社会团体的合法权益,加强对社会团体的管理,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根据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协会、学会、研究会、联合会、联谊会、促进会、基金会、商会等社会团体,均应依照本办法的规定申请登记,经核准登记后,方可进行活动。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条 市、自治县(区)民政部门是社会团体的登记、监督、管理机关。


  第四条 依法保障经核准登记的社会团体的合法权益。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社会团体依法取得的名称、荣誉、财产、知识产权等,也不得干涉社会团体依照其登记的章程进行活动。


  第五条 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成立的内部团体,由本单位负责管理,只能在本单位内部活动,可不履行登记手续,但须报市、自治县(区)民政部门备案。
第二章 登记与审批





  第六条 成立社会团体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符合宪法和法律规定、反映会员共同目的和要求的章程。其章程应包括社会团体名称、宗旨、任务、组织机构、会员资格、入会手续、会员的权利和义务、负责人产生程序和职权范围、经费来源、章程修改程序、终止程序等内容。
  (二)有得到多数发起者拥护的负责人和一定数量的会员。负责人必须由本社会团体所涉及的学科、专业、行业等领域中有一定权威、影响和代表性的人员担任。
  (三)有合法的经费来源和一定的社会团体业务活动经费。
  (四)有办公地点等必要的工作条件。


  第七条 成立社会团体,应事先经过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并向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申请登记。
  申请登记应提交下列材料:
  (一)主持本社会团体实际工作的负责人签署的申请书;
  (二)业务主管部门审查同意的正式文件;
  (三)社会团体章程;
  (四)参加单位和人数及主要负责人履历;
  (五)组织机构概况;
  (六)经费来源证明;
  (七)社会团体筹建过程的报告;
  (八)其它应说明的事项。


  第八条 成立全市性的社会团体,向市民政局申请登记;成立县(区)以下社会团体,向其办事机构所在地民政部门申请登记;成立跨行政区域的社会团体,向所跨行政区域的共同上一级民政部门申请登记。各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不得超出各自管辖范围,批准成立社会团体。


  第九条 登记机关受理申请后,应在30日内以书面形式作出核准登记或不予登记的答复。


  第十条 对核准登记的社会团体,具备法人条件的,发给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不具备法人条件的,发给社会团体登记证。社会团体经批准登记后,必须在30日内召开成立大会。


  第十一条 取得法人资格的社会团体法人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依法成立;
  (二)有必要的财产或经费;
  (三)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四)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经核准登记的社会团体法人,由市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在指定的报刊上发布公告。


  第十二条 申请人对自治县(区)民政部门不予登记不服的,可在接到书面答复后10日内,向市民政部门申请复议。市民政部门在接到复议申请后,应在30日内作出书面答复,并报市政府备案。申请人对市民政部门不予登记不服的,可在接到书面答复后10日内,向省民政部门申请复议。


  第十三条 社会团体的名称,应当与社会团体的业务范围、成员分布和活动地域相一致。在同一行政区域内不得组建名称、性质、宗旨、任务相同或相似的社会团体。


  第十四条 社会团体刻制印章和开立银行帐户,须持社会团体登记证副本和登记管理机关证明书,按有关规定到公安部门和开户银行办理。


  第十五条 社会团体印章一律为圆形,镌刻团体名称全文。启用印章及财务专用章时,应将印模报送市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备案。


  第十六条 社会团体登记证不得伪造、涂改、复制、出让、转借。如有遗失应及时声明作废,并向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申请补发。

第三章 变更与注销





  第十七条 社会团体的变更或者注销,须经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再向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申请办理变更或者注销登记。


  第十八条 社会团体改变名称,更换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改变办事机构地址或联络地址,应在改变后10日内向原登记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


  第十九条 社会团体因改变宗旨,或者由于其他变更造成与原登记管理机关管辖范围不一致的,应当到原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交回原登记证书和印章,再依照社会团体成立条件,到相应的登记管理机关重新办理登记。


  第二十条 社会团体自行解散的,应向原登记管理机关申请注销登记。办理注销登记须提交其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签署的注销登记申请书、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审查文件和清理债务完结证明。登记管理机关审核后,收回社会团体登记证书和印章。社会团体法人注销登记后,由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在报刊上公告。

第四章 管理与监督





  第二十一条 具备法人资格的社会团体可以从事经营性活动,但不得以社会团体自身的名义进行经营活动。
  具备法人资格的社会团体可筹集下列资金作为开展社会团体活动经费:
  (一)团体和个人会员缴纳的会费;
  (二)业务主管部门的拨款;
  (三)经有关部门批准办学、办刊物、办展览和技术咨询服务的收入;
  (四)技术资料或科研成果有偿转让的收入;
  (五)协作单位提供的经费;
  (六)接受国内外的捐赠、赞助;
  (七)法律允许的有偿服务的收入,创办与本会宗旨任务相适应的经济实体的收入;
  (八)其它合法收入。
  各项收费标准需经有关部门批准,一切经费收支均须纳入财务管理,按规定合理使用。


  第二十二条 全市性社会团体可设办事部门或专业委员会,但不得设立二级学会、协会、研究会等独立性社会团体机构,不得在县(区)和有关单位设立分会。全市性社会团体可以团体会员的身份,自愿申请加入同一性质的省和国家性的社会团体组织。


  第二十三条 社会团体的领导成员须经民主选举或协商产生,不得由有关业务主管部门任命。社会团体的法定代表人不得是其他已注册社会团体的法定代表人。


  第二十四条 社会团体召开重要会议,组织较大活动(包括涉外和同外省市社会团体的联谊活动),要经有关业务主管部门批准,并定期向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通报情况。社会团体年度工作计划和总结及出版的各种刊物,要及时报送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和有关业务主管部门。


  第二十五条 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对社会团体行使下列职责:
  (一)保护社会团体的合法权益;
  (二)监督社会团体遵守宪法和法律;
  (三)监督社会团体依照本办法规定履行成立、变更、注销登记手续;
  (四)监督社会团体按其登记的章程开展活动;
  (五)监督社会团体的财产和经费用于章程规定的宗旨目的;
  (六)对社会团体财务和会费基金施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七)对社会团体开展学术交流及论文评报工作管理;
  (八)对社会团体违反本办法的行为实施行政处罚。


  第二十六条 社会团体的业务主管部门对社会团体行使下列管理职责:
  (一)社会团体申请登记的资格审查;
  (二)社会团体合并、撤销的审查和善后处理;
  (三)社会团体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管理指导;
  (四)社会团体开展活动的管理指导。


  第二十七条 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对社会团体实行年检制度。
  社会团体应于每年第一季度向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提交上一年度的年检报告和有关材料。其内容包括:
  (一)开展活动及作用发挥情况;
  (二)组成人员变化情况;
  (三)资金筹集及使用情况;
  (四)其它有关情况。


  第二十八条 未经核准登记或批准筹备的社会团体,不准刻制印章、开立银行帐户,不得在电视、广播、报纸、刊物、公告、广告、书籍上进行宣传或开展超出筹备范围的活动,新闻媒介不得为其传播。


  第二十九条 社会团体应按规定缴纳费用。

第五章 罚则





  第三十条 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对社会团体违反登记管理有关规定的,按《条例》第二十五条、二十六条规定予以处罚。


  第三十一条 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处理社会团体的违法行为,必须查明事实,依法处理。


  第三十二条 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或者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使社会团体合法权益遭到损害的,由有关部门追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提请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三条 社会团体对于各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作出的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复议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洛阳市爱国卫生管理办法

河南省洛阳市人民政府


洛阳市爱国卫生管理办法


(2004年7月2日洛阳市人民政府第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2004年7月8日洛阳市人民政府令第68号公布 自2004年8月15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公民身体健康,提高社会公共卫生水平,根据《河南省爱国卫生条例》,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爱国卫生工作是增强社会公共卫生意识,消除危害健康因素,改善生活环境,提高全民卫生素质和健康水平的社会性公共卫生活动。

第三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把爱国卫生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制定本地区的爱国卫生发展规划。

第四条 市、县(市、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以下简称爱卫会)在本级人民政府领导下,统一负责、统筹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爱国卫生工作。

市、县(市、区)爱卫会办公室是本级爱卫会的办事机构,负责爱国卫生日常工作。

第五条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成立爱国卫生组织,负责本辖区的爱国卫生工作。

机关、团体、部队、企事业等单位应当设立基层爱国卫生组织,建立健全爱国卫生工作制度,并在各级爱卫会的指导下开展本单位的爱国卫生工作。

第六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所有单位和个人,均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二章 职责与管理

第七条 市、县(市、区)爱卫会履行下列职责:

(一)宣传、贯彻爱国卫生工作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

(二)组织实施爱国卫生发展规划;

(三)组织开展全民健康教育活动;

(四)组织开展卫生创建活动;

(五)制定和实施爱国卫生工作标准和检查办法;

(六)指导、监督、检查和协调爱国卫生工作;

(七)开展爱国卫生工作的交流、合作和有关科学研究;

(八)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八条 发展改革、财政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把城乡除害防病、健康教育、卫生基础建设(包括农村改水、改厕)等爱国卫生工作所需经费列入预算,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分期实施。

第九条 城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在繁华地带,机关、团体、部队、企事业等单位应当在醒目处设置固定的健康教育专栏。

中小学校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开设健康教育课,幼儿园应当对幼儿进行卫生常识教育。

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宣传媒体应当设立健康教育固定栏目。

第十条 单位和个人应当积极参加“除四害”活动。

卫生、商务、粮食等行政管理部门在“除四害”工作中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及爱卫会工作要求,对饮食物品的存放、生产、销售场所进行依法管理。

第十一条 单位和个人应当自觉维护公共卫生。禁止在城市区内非指定地点倾倒垃圾、粪便、焚烧杂物、丢弃废物;禁止乱贴乱画和随地吐痰、便溺。

建设、旅游、园林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及爱卫会工作要求,做好城市街道、旅游景区(点)、公园(绿地)等公共场所的卫生设施建设,并依法进行环境卫生保护和管理。

第十二条 禁止生产、经营和使用不符合医疗卫生标准的消灭、防治病媒生物药品。

药监、工商、农业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及爱卫会工作要求,依法对消灭、防治病媒生物药品的生产、经营和使用进行管理。

第十三条 影剧院、医院、学校、托儿所、幼儿园、车站、机场等公众聚集单位应当按照《洛阳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规定》,做好禁止吸烟工作;个人不得在禁止吸烟场所吸烟。

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及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对公共场所的吸烟行为进行管理。

第十四条 乡(镇)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应当进行村容村貌及改水、改厕等基础卫生设施建设,并达到有关标准。

第十五条 城镇单位应当加强卫生管理工作,做好门前“三包”和门内卫生达标。

第十六条 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洛阳市市区养犬管理规定》。

城市区禁止养鸡、鸭、鹅、兔、羊、猪等家禽家畜。因科研、教学以及其他特殊情况确需饲养的,按有关规定执行。

住宅楼院的物业管理单位应当按照爱卫会的要求,做好楼院卫生综合治理。

第三章 监督

第十七条 爱国卫生工作实行专门监督与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相结合的社会监督制度。

爱卫会通过监督检查活动,督促各部门、各单位开展爱国卫生工作。

爱卫会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本系统承担的爱国卫生工作的监督检查。

单位和个人应当自觉接受和配合爱卫会的监督检查。

第十八条 爱卫会设爱国卫生监督员,爱国卫生监督员由本级人民政府聘任,执行爱国卫生监督检查任务。

爱国卫生监督员在执行职务时,应当二人以上,并出示有关证件。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阻碍爱国卫生监督员依照本办法进行爱国卫生监督检查。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及有关单位设爱国卫生检查员,协助爱国卫生监督员开展工作。

第十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制止或者向爱卫会举报违反本办法的行为。

第四章 奖励与处罚

第二十条 对爱国卫生工作中完成目标任务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由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或者爱卫会予以表彰和奖励。

第二十一条 曾被授予爱国卫生荣誉称号的单位和个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授予荣誉称号的机关或者上一级机关取消其爱国卫生荣誉称号:

(一)弄虚作假取得爱国卫生荣誉称号的;

(二)卫生质量下降已经不符合爱国卫生荣誉称号标准的。

第二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三款规定,城镇单位门内和住宅楼院卫生未达到合格标准的,由市、县(市、区)爱卫会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处以5000元以下罚款。

前款所称的未达到合格标准,是指按照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制定的有关卫生评分标准进行评定,成绩未满60分的。

对违反爱国卫生管理的其他行为,由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给予处罚。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未依法处理的,市、县(市、区)爱卫会有权责成该部门依法处理。

第二十三条 拒绝、阻碍爱国卫生监督员依法进行监督检查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给予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农村改水,是指通过改良大口井,引进山泉水,推广使用手压机井等向农村居民提供卫生的饮用水;

(二)农村改厕,是指农村家庭要将厕所建造或者改造成防蝇防蛆,有棚有盖,不渗不漏,防溢防堵防冻,粪便达到无害化处理的卫生厕所;

(三)除四害,是指消灭老鼠、苍蝇、蚊子、蟑螂;

(四)病媒生物,是指所有能传播传染病的生物,如老鼠、苍蝇、蚊子、蟑螂跳蚤、虱子等;

(五)门前“三包”,是指包清扫保洁、包绿化美化、包卫生秩序。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2004年8月15日起施行。



海南省防震减灾条例

海南


海南省防震减灾条例
海南
《海南省防震减灾条例》已由海南省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
次会议于1998年9月24日通过,现予公布,自1998年10月1日起
施行。
海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1998年9月25日
海南省防震减灾条例
(1998年9月24日海南省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
议通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防震减灾工作,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保障人民生命和
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
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防震减灾,是指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
应急、震后救灾与重建等活动。
第四条 防震减灾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逐步提
高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
第五条 防震减灾工作由政府统一领导,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密切配
合。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防震减灾工作的领导,组织有关部门采取措施,
共同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的防震减灾工作。
省地震主管部门为省防震减灾行政主管部门。
各市、县、自治县地震主管部门为同级人民政府防震减灾主管部门。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必须把防震减灾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根据防震减灾工作的需要安排必要的经费,列入本级政府的财政预算。
第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参加防震减灾的义务,并有权制止和举报阻
碍、破坏防震减灾工作的行为。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驻琼部队和民兵应当执行国家赋予的
防震减灾任务。
第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和支持防震减灾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应用
先进的科学研究成果,提高防震减灾能力。

第二章 地震监测预报
第九条 省防震减灾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全国地震监测预报方案,负责制定
本省地震监测预报方案,并组织实施。
第十条 省防震减灾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地震活动趋势,提出确定本省地震
重点监视防御区的意见,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防震减灾主管部门应当加
强地震监测工作,制定短期与临震预报方案,建立震情跟踪会商制度,提高地
震监测预报能力。
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防震减灾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地震活动与地
震前兆的信息检测、传递、分析、处理以及对可能发生地震的地点、时间和震
级的预测。
第十二条 地震预报实行统一发布制度,省防震减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提
供省内破坏性地震的中期、短期和临震预测的报告,由省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
规定的程序发布。
任何单位和个人关于地震短期预测和临震预测的意见,应当报请当地县级
以上防震减灾主管部门按照前款规定处理,不得擅自向社会扩散。
第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防震减灾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地震监测预报需
要和规划要求,加强地震监测台网的建设,采用先进的监测预报技术。
全省地震监测台网由省地震监测台网和市、县、自治县地震监测台网组
成,其建设所需资金,按照事权和财权相统一的原则,分别由省、市、县、自
治县财政各自承担。
各级人民政府投资建设的地震监测台网,由同级人民政府的防震减灾主管
部门负责管理。
第十四条 可能产生诱发地震的大中型水电站、水库以及其他重大工程,
应当根据防震减灾要求设立地震监测台网,由工程建设单位投资并管理,省防
震减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定其台址勘选、设计和技术验收,并进行业务指
导。
第十五条 地震监测工作实行专业台网与群测群防相结合的原则。防震减
灾主管部门应当鼓励、支持各种形式的群测群防活动,并给予指导。
第十六条 地震监测设施及其观测环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
危害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
地震监测台网所在地人民政府有依法保护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的
责任。
第十七条 新建、改建、扩建各类建设工程,应当避免对地震监测设施及
其观测环境造成危害。确实无法避开而又必须建设的,建设单位在工程设计前
应当征得防震减灾主管部门的同意,并按照国家规定承担增建抗干扰工程或者
拆建、新建地震监测设施的全部费用。

第三章 地震灾害预防
第十八条 地震灾害预防,坚持工程性预防措施和非工程性预防措施相结
合的原则。
第十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的有关部门应当配合防震减灾主管部门做好防震
减灾宣传、教育、科研、培训、演习、地震安全性评价、抗震设防要求管理、
震害预测等工作,提高综合防御地震灾害的能力。
第二十条 省、市、县、自台县防震减灾主管部门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
负责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抗震设防要求的管理和监督。省防震减灾行政
主管部门审定省级以下重点项目建设场地的抗震设防要求,参加必须进行地震
安全性评价的工程项目的设计审查。
第二十一条 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必须达到抗震设防要求。
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应当按照国家颁布的地震烈度区划图或者地震
动参数区划图进行抗震设防。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防震减灾主管部门按照分
级管理的原则,对工程的抗震设计质量进行审查,并监督检查其实施。
第二十二条 按照国家和本省的有关规定,应当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
设工程,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确定抗震设防要求,依
法进行严格的抗震设防。
前款规定应当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未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和
未根据评价结果确定抗震设防要求的,建设工程项目审批主管部门不予立项。
从事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单位必须取得国家地震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省防震减
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地震安全性评价许可证,并在许可证规定的范围内从事
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
第二十三条 建设工程必须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和抗震设计规范进行抗震设
计,并按照抗震设计进行施工。
第二十四条 已经建成的下列建筑物、构筑物,未采取抗震设防措施的,
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抗震性能鉴定,并采取必要的抗震加固措施:
(一)属于重大建设工程的建筑物、构筑物;
(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物、构筑物;
(三)有重大文物价值和纪念意义的建筑物、构筑物;
(四)国家和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的建筑物、构筑物。
第二十五条 对地震可能引起的火灾、水灾、山体滑坡、放射性污染、疫
情等次生灾害源,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相应的有效防范措施。
第二十六条 根据震情和震害预测结果,县级以上防震减灾主管部门应当
会同有关部门编制防震减灾规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修改防震减灾规划,应当报经原批准机关批准。
第二十七条 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实际需要
与可能,在本级财政预算和物资储备中安排适当的抗震救灾资金和物资。
第二十八条 国家和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
当加强震害预测工作。

第四章 地震应急
第二十九条 省防震减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本省的地震应急
预案,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和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市、县、自治县防
震减灾主管部门,应当参照国家和省地震应急预案,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
区域的地震应急预案,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省防震减灾行政主管部门备
案。
省级各有关部门应当根据全省地震应急预案,制定本部门或者本系统的地
震应急预案,报省防震减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大中型企业、生命线工程、易产生次生灾害的单位以及学校、医院、大型
商场、影剧院、车站等人口集中的单位和场所,应当制订地震应急预案,报所
在地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批准。
第三十条 地震应急预案应当切实可行,适时检查修订,必要时进行模拟
演练。
第三十一条 国家鼓励、扶持地震应急、地震救助技术和装备的研究开发
工作。
可能发生地震地区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责成有关部门进行必要的地震
应急、地震救助装备的储备和使用训练工作。
第三十二条 严重破坏性地震发生后,为了抢险救灾并维护社会秩序,省
人民政府和地震灾区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可以在地震灾区实行下列紧
急应急措施:
(一)交通管制;
(二)对食品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和药品统一发放和分配;
(三)临时征用房屋、运输工具和通信设备等;
(四)需要采取的其他紧急应急措施。
第三十三条 地震应急工作由各级人民政府领导,防震减灾主管部门协助
同级人民政府指导和监督具体地震应急工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应急预案职责
分工,具体负责本部门的地震应急工作。
第三十四条 发布破坏性地震临震预报或者破坏性地震发生后,预报区或
者地震灾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本级政府地震应急预案
的规定,设立和启动防震减灾指挥机构,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地震应急工作进行
集中领导,统一指挥和组织协调。
第三十五条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地震灾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将震
情、灾情及其发展趋势等信息报告上一级人民政府;省防震减灾行政主管部门
应当及时会同有关部门组成地震灾害损失评定机构,负责全省地震灾害损失的
评定工作,并将评定结果按有关规定及时上报省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地震行政主
管部门。

第五章 震后救灾与重建
第三十六条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地震灾区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各方
面力量,抢救人员,并组织基层单位和人员开展自救和互救;非地震灾区的各
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震情和灾情,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对地震灾区提供救助。
第三十七条 地震灾区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卫生、医药和其他有
关部门和单位,做好伤员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工作。
第三十八条 地震灾区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民政和其他有关部门
和单位,迅速设置避难所和救济物资供应点,提供救济物品,妥善安排灾民生
活,做好灾民的转移和安置工作。
第三十九条 地震灾区的县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交通、邮电、建设和其
他有关部门和单位采取措施,尽快恢复被破坏的交通、通信、供水、供电、供
气、输油等工程,并对次生灾害源采取紧急防护措施。
第四十条 地震灾区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公安机关和其他有关部
门加强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预防和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秩序。
第四十一条 防震减灾所需资金和物资,通过国家调拨、自筹、生产自
救、社会捐助、保险理赔和信贷等方式筹集。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地震救灾资金和物资。
各级人民政府审计机关应当加强对地震救灾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监督。
第四十二条 地震灾区人民政府制定的恢复重建规划必须符合城镇抗震设
防的要求,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方可实施。
第四十三条 地震灾区有重大科学价值的地震遗址、遗迹,可由地震主管
部门报请同级人民政府批准进行特殊保护,作为科学考察和防震减灾教育基
地。

第六章 奖励与处罚
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有
关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一)在地震宣传教育、地震监测、地震预防、地震科学研究、地震应
急、救灾与重建等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
(二)震情、灾情测报准确和信息传递及时,减轻灾害损失的;
(三)取得重大防震减灾科技成果的;
(四)在抗震救灾中,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有功的;
(五)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第四十五条 在防震减灾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由
上级人民政府或有关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四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防震减灾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情节
严重的,可以处5000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
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对地震监测设施或者地震观测环境造
成危害,又未依法事先征得同意并采取相应措施的;
(二)破坏典型地震遗址、遗迹的。
第四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二条第一款规定,有关建设单位不进行地
震安全性评价,或者不按照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
抗震设防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防震减灾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1万元以上
1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不按照抗震设计规范进行抗震设计,或者
不按照抗震设计进行施工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
有关专业主管部门按照职责权限责令改正,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
款。
第四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有关责任人给予行
政处分;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给予处罚;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虚报、瞒报灾情的;
(二)编造地震谣言,蛊惑群众的;
(三)贪污、截留、挪用防震减灾资金或者物资的;
(四)有特定责任的国家工作人员在防震减灾工作中不执行命令或者玩忽
职守的;
(五)破坏地震监测设施或者观测环境的;
(六)盗窃、哄抢防震减灾资金、物资的;
(七)在地震应急与救灾期间,阻碍灾区地震监测人员、抗震救灾人员执
行公务的。
第五十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行
政诉讼。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
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七章 附则
第五十一条 本条例具体应用中的问题由省人民政府负责解释。
第五十二条 本条例自1998年10月1日起施行。



1998年9月25日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